新闻中心

美国无人机贵又差 美专家警告:远比不上中国大疆

2025-09-05 01:12:0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据美国时评媒体 Politico 的深度报道,美国在无人机领域的竞争力显著落后,并且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持续居高不下。多名无人机领域的专业人士指出,美军现役无人机在质量与成本方面都难以与中国厂商如 DJI 相抗衡,核心部件如蓄电池、转子马达和永久磁铁几乎被中国厂商垄断。这种格局使得美国难以建立起完整的自主产线。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已经具备大规模的量产能力,并能将这些低成本无人机灵活投放到战场,从而让美军在新型态的战争中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

  今年7月,美国五角大楼设立了一个联合跨部门特遣队(Joint Interagency Task Force,简称JIATF),以专职推进无人机作战能力的发展,并同时建立相应的操作准则与理论框架,以便快速追赶并应对未来的无人机战争。陆军副参谋长詹姆斯·明格斯将军直言,无人机如今已成为当代战场上的“简易爆炸装置”(IED),这与二十年前在伊拉克战场上对美军造成的致命威胁如出一辙;即便是实力较弱的一方,也能利用廉价无人机削弱大国的优势。

  在乌克兰近几年凭借对无人机的灵活运用实现对俄军推进的有效遏制之时,战场格局已经显现出根本变化。然而,外界普遍批评五角大楼对这一新型威胁的反应过慢,仿佛重蹈过去拖延应对IED之覆辙。报道还引用前任国防部长盖茨的经历:他在2006年上任后才打破官僚阻力,推动紧急部署反IED的装甲车(MRAP),否则美军的伤亡数字本来会更高。

  尽管新任防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已宣布美军无人机优势计划,主张将无人机定位为廉价、可消耗、可快速量产的弹药,而非耗时多年开发的昂贵军机。

  然而,目前基层部队在无人机装备方面仍严重不足,甚至关键零部件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仍居高不下。五角大楼的蓝色无人系统计划(Blue UAS)力图建立非中国供应链的替代路径,但至今成果有限。电池、马达与磁铁等核心市场几乎被中国垄断,这使得美军在后勤与生产端对中国产品的依赖仍难以根本扭转。

  在战术层面,俄乌双方都已掌握包括侦察、攻击性自杀无人机、布雷、运补地面无人车,以及由大型母机投送小型无人机等一系列复杂应用。美军在技术水平与实际应用方面尚未赶上对手。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的资深专家斯泰西·佩蒂约翰(Stacie Pettyjohn)直言:“我们的无人机比中国的大疆更贵却更差,产能完全无法匹敌。”

  她进一步警告:“我们真的落后太多。”她指出,美国制造的无人机价格高昂、性能却落后于乌克兰战场上广泛使用的中国大疆机型;且缺乏能即时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产能,因此在未来可能面对大规模无人机战争的严峻挑战。

  前国防部顾问考德威尔指出,问题在于美军高层仍停留在过去战争的思维框架,资源被集中在F-35战机、各类导弹或大型舰艇等“威望型”项目上,而对无人机这类“新一代不对称武器”的反应则显得迟缓。

  即便海军陆战队正尝试将FPV无人机纳入训练,并推动“高密度、可消耗”的无人机战术,美国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应用仍需走过漫长的路。哈德逊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夏德洛强调,关键在于哪个军队能够最快地把自主技术与其他平台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协同作战的综合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